首页 > 诗文 > 周敦颐的诗 > 爱莲说

爱莲说

[宋代]:周敦颐

  水陆【lù】草木之花,可爱者甚【shèn】蕃。晋【jìn】陶渊明【míng】独爱菊【jú】。自李唐【táng】来,世人甚爱【ài】牡丹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【tōng】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【kě】远观而不可亵【xiè】玩焉【yān】。(甚爱一作【zuò】:盛爱)

  予谓菊,花之隐逸【yì】者也;牡丹【dān】,花之【zhī】富贵者【zhě】也;莲,花之君子者【zhě】也。噫!菊之【zhī】爱,陶后鲜有闻。莲之【zhī】爱【ài】,同予者何人?牡丹之爱,宜乎众【zhòng】矣!

爱莲说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  水上、陆【lù】地上各种草本木本【běn】的花,值【zhí】得喜爱的非常多。晋代的陶渊明【míng】唯独喜爱菊花。从李氏唐朝【cháo】以来,世人大多喜【xǐ】爱牡丹。我唯【wéi】独【dú】喜爱【ài】莲花从积【jī】存【cún】的淤泥中【zhōng】长出【chū】却不被污染【rǎn】,经过【guò】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【dé】妖艳。(它的【de】茎)中【zhōng】间贯【guàn】通外形挺【tǐng】直,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,香气传播更加清香,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。(人【rén】们)可以远【yuǎn】远地观【guān】赏(莲),而不【bú】可轻易地玩弄它啊【ā】。

  我认为【wéi】菊【jú】花,是花中【zhōng】的隐士;牡丹,是花【huā】中的富贵者;莲花,是【shì】花中(品德高尚)的君子。唉!(对于)菊花的【de】喜爱,陶渊明以后【hòu】就很少【shǎo】听到【dào】了。(对【duì】于)莲花的喜爱,像【xiàng】我一样的还【hái】有什么【me】人呢【ne】?(对于)牡【mǔ】丹【dān】的喜爱,人数【shù】当然就很多了!

注释

甚:很,十分。

说:一【yī】种议论文的文体【tǐ】,可以直【zhí】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【lǐ】,也可【kě】以借人、借【jiè】事或借物【wù】的记载来论述【shù】道理。

之:的。

可爱:值得怜爱。

者:花。

甚:很,非常。

蕃:多。

自:自从。

李唐:指唐朝。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“李唐”。

独:只,仅仅。

之: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。

出:长出。

淤(yū)泥:污泥。

染:沾染(污秽)。

濯(zhuó):洗涤。

清涟(lián):水清而有微波,这里指清水

妖:美丽而不端庄。

通:贯通;通透。

直:挺立的样子。

中通外直:(它的茎)内空外直。

不蔓(màn)不枝:不生蔓,不长枝

香远益清:香气远播,愈加使人感到清雅。

益:更加。

清:清芬。

亭亭净植: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。 亭亭:耸立的样子。

植:树立。

可:只能。

亵玩:玩弄。

亵(xiè):亲近而不庄重。

焉:句末语气词,这里【lǐ】指【zhǐ】当于现代汉语的‘‘啊’’ ‘‘呀’’,助词【cí】。

谓:认为。

隐逸【yì】者:指隐【yǐn】居的人。在封建社会里,有些【xiē】人不愿意【yì】跟统治者【zhě】同流合污,就【jiù】隐居避世;

盛:广。

君子: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。

者:……的人或物。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。

噫:感叹词,相当于现在的"唉"。

菊【jú】之爱:对于菊【jú】花的喜爱。之【zhī】:语气【qì】助词,的。(一说为“宾【bīn】语提前的标志”)

鲜(xiǎn):少。

闻:听说。

同予者何人: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?

宜乎众矣:(爱牡丹的)应当有很多人吧。

宜乎:当然(应该)。

宜:当。

众:众多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刘盼遂【suí】 郭【guō】预衡 .中国【guó】历代散【sàn】文选 :北京出版社 ,1981 :228-229 .

2、人【rén】民教育出版【bǎn】社语文室 .九年义务教育标【biāo】准实验教【jiāo】科书·语文·八年级·上【shàng】册 :人民【mín】教育出版社 ,2008 :171-172 .

3、周敦颐与《爱莲说》·赣【gàn】南【nán】师范【fàn】学院学报 , Journal of Gannan Teacher’s College 编辑部【bù】邮【yóu】箱, 1983年Z1期

爱莲说创作背景

  宋熙【xī】宁四【sì】年(公元1071年),周敦颐来星【xīng】子【zǐ】任南康知军【jun1】。周敦颐来星子后,在【zài】军衙东侧开【kāi】挖【wā】了一口池【chí】塘,全部种植荷花【huā】。周敦颐来星子时【shí】已值暮年(55岁),又抱病在【zài】身,所以每当【dāng】茶余饭后,他或【huò】独身【shēn】一人,或邀三五幕僚【liáo】好【hǎo】友,于池畔赏花品茗,并【bìng】写下了散文《爱莲说》。

爱莲说鉴赏

  这篇文章可明显分【fèn】为【wéi】二部分:前【qián】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【pù】排描绘之能事;第二部分【fèn】则揭示了莲花【huā】的比【bǐ】喻义【yì】,分评三【sān】花,并【bìng】以莲自况,抒【shū】发了作者【zhě】内心深沉的慨叹【tàn】。

  作者起笔说:“水【shuǐ】陆草木【mù】之花,可【kě】爱者甚【shèn】蕃。”选用“可【kě】爱”二字,包罗群芳,表明【míng】托物【wù】寄【jì】兴,并【bìng】不刻意求工,极见其【qí】立【lì】言斟酌【zhuó】之妙。接着叙说“晋陶渊【yuān】明独爱菊【jú】”。陶渊明不肯为【wéi】五斗米折腰,解【jiě】绶【shòu】归隐后,饮酒赋诗【shī】,安享【xiǎng】“采菊东篱下,悠【yōu】然见南山”的田园【yuán】逸趣【qù】。“独爱菊【jú】”,显示渊明雅致芬【fēn】芳,傲然【rán】物外的性格【gé】,而且更加明确【què】了题【tí】意:陶【táo】渊明可以爱菊抒怀,我怎【zěn】不可独爱【ài】莲呢?继写“自李唐来,世【shì】人甚爱牡丹”,写了唐人,特别是统治【zhì】阶层“甚爱【ài】牡【mǔ】丹”的好【hǎo】尚,这几句像是重复,但实【shí】为加深语【yǔ】意也,而且此句【jù】入【rù】文,让对比感【gǎn】更【gèng】为强【qiáng】烈,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【xià】了引子。大意是周敦【dūn】颐本人独爱莲与【yǔ】晋陶【táo】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,为保【bǎo】持一份高洁,宁愿终老南山【shān】。他要在尘【chén】世中当个【gè】出淤【yū】泥而不染的【de】君子。这种在污世【shì】保持【chí】清白与独自避【bì】世【shì】求【qiú】真的心【xīn】态,与众人皆羡富贵(牡丹)的从众心态是有【yǒu】着思想境界上本【běn】质的【de】区【qū】别的。这为爱【ài】莲说所要表达的“出淤泥而不染”作了最好【hǎo】的铺垫。然后作者【zhě】撇开一笔说,让那班人爱其所爱吧,“予独爱【ài】莲之出淤泥而不【bú】染【rǎn】,濯清涟而【ér】不【bú】妖,中通【tōng】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【jìng】植,可远观而不【bú】可亵【xiè】玩焉【yān】”。这一连串铺叙,对莲花挺拔秀丽【lì】的芳姿,清逸【yì】超群【qún】的令德【dé】,特别是可敬而不【bú】可侮【wǔ】慢的嵚崎【qí】磊落的风范,作了有力的渲染。这几【jǐ】句【jù】隐喻作者本身具有“出【chū】淤泥而不染,濯清【qīng】莲而不妖”的【de】高尚品【pǐn】格。实际上,他说的意【yì】思就是:官场黑暗,要在【zài】官【guān】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,就如同莲花出【chū】淤泥而【ér】不染那么难【nán】。这【zhè】也是他【tā】为官的经验总【zǒng】结,因【yīn】为他不【bú】想同流合污【wū】。而“濯清【qīng】莲【lián】而【ér】不妖”,不过是【shì】作者的一【yī】种良好【hǎo】愿望罢了。他为官【guān】正直,数洗冤狱【yù】,为民作【zuò】主;晚【wǎn】年定居庐山【shān】,著书明道,洁身【shēn】自爱,颐养【yǎng】天年【nián】,便是身体力行,澹泊【bó】明志的体现。这正是这【zhè】篇小品能给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着力之处。

  接【jiē】下来,作【zuò】者【zhě】对三【sān】种花【huā】象征的不【bú】同性格【gé】进行了比较和品【pǐn】评:“予谓菊,花之隐【yǐn】逸者也;牡丹,花之富贵【guì】者也;莲【lián】,花之君子【zǐ】者也。”本来,花是不【bú】具【jù】备人格的【de】,但在作者眼里,莲花近于菊,却不像菊那样清【qīng】高冷傲,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;它更【gèng】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【yāo】冶,以富贵【guì】媚人。莲花出于污【wū】浊现实而不【bú】受沾染,受【shòu】清水洗【xǐ】濯而不显妖【yāo】冶,实为【wéi】百花丛中的贤【xián】君【jun1】子。另外,莲花又是佛教中【zhōng】的圣物,如来、观音均以莲花为座。唐【táng】释道世《三宝敬【jìng】佛》云:“故十方诸【zhū】佛,同【tóng】出于淤泥之浊;三身正觉,俱坐于莲台之上【shàng】。”作者《题莲》诗也云:“佛爱【ài】我亦爱【ài】,清香【xiāng】蝶不偷。一【yī】般清【qīng】意味,不【bú】上美人头。”与这篇【piān】小【xiǎo】品参【cān】照,情趣相得【dé】益彰。

  最【zuì】后,作者【zhě】评花进而对“爱”也作出评价:“噫!菊之爱,陶【táo】后鲜有【yǒu】闻;莲之爱,同予者何人?牡丹【dān】之爱,宜乎众【zhòng】矣!”深深地慨叹【tàn】:当今之世【shì】真隐者少,有德者【zhě】寡,而趋【qū】炎附势钻刺富【fù】贵之门【mén】的【de】小人比【bǐ】比皆是【shì】;这莽莽红尘,能【néng】有几【jǐ】个志【zhì】同道合之人,共同【tóng】去根【gēn】治这社会痼疾呢【ne】?这里先用花进行【háng】比喻,让花的【de】特性喻人【rén】,虽平淡,但比喻帖切【qiē】,然【rán】后借花喻【yù】人【rén】,将陶【táo】渊明的避世,世人【rén】皆追求荣华【huá】富贵【guì】的心态描写的淋【lín】漓尽致。言下虽【suī】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【zhǎng】难鸣的哀怨,但意味深【shēn】长【zhǎng】,无情地鞭挞【tà】了【le】那些寡廉鲜【xiān】耻之徒。这里,周敦颐是高傲的,他那种不从众只求【qiú】纯净的【de】心态,在碌碌尘世中是【shì】难能【néng】可贵的。他感叹,是因为世风日下【xià】,大多【duō】数人皆【jiē】被世事玷染【rǎn】。

  作者通过【guò】对莲花的爱【ài】慕与礼赞,表明自【zì】己对美好理想的憧【chōng】憬【jǐng】,对高尚情操的崇奉,对庸劣【liè】世态【tài】的【de】憎【zēng】恶。

周敦颐简介

唐代·周敦颐的简介

周敦颐

周敦颐,宋营道楼【lóu】田堡【bǎo】(今湖【hú】南道县)人,北宋著名哲学家【jiā】,是学术【shù】界【jiè】公认的宋明【míng】理学开山鼻祖。“两汉而下,儒学几至大【dà】坏【huài】。千【qiān】有馀载,至【zhì】宋中叶,周敦颐出于【yú】舂陵,乃得圣贤不【bú】传之学,作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通书》,推明阴阳五行【háng】之理,明于天而【ér】性于【yú】人者,了若指掌。”《宋史·道学传》将周子创【chuàng】立理学学派【pài】提高到了【le】极【jí】高【gāo】的地位【wèi】。

...〔 ► 周敦颐的诗(35篇)

猜你喜欢

枯鱼过河泣

明代于慎行

福集岂无端,祸臻亮有由。枯鱼过河泣,悔从鲸鳄游。

扬鬐出溟海,振翼徙炎洲。翻涛作风雨,喷浪成山丘。

汝宁徐使君 其九

明代李攀龙

三【sān】河名郡郁【yù】如林【lín】,治行看君结【jié】主深。但使便宜【yí】长【zhǎng】得请,守臣无意赐黄金。

重九再谒靖节祠

清代王家枢

叠嶂南环水绕东,危亭【tíng】兀立草蒙【méng】丛。茱萸【yú】未插登临后,篱菊何存感慨中【zhōng】。

从古只闻强项贵,而【ér】今偏解【jiě】折腰工。先生【shēng】五斗【dòu】非【fēi】能浼,气运难回典午【wǔ】终。

汴渠挂帆

宋代刘攽

翩翩河中舟,一一西上水。彼船力有馀,我船力无几。

力薄日一舍,力壮日百里。迟速讵几何,推分故尔耳。

谩书 其二

宋代周邦彦

旧识回文谱,新谐远调讴。望归朝对镜,合饮夜藏钩。

融蜡粘花蒂,烧檀暖麝油。双眉谁与画,张敞自风流。

闻邻家理筝

唐代徐安贞

北斗横天夜欲阑,愁人倚月思无端。忽闻画阁秦筝逸,
知是邻家赵女弹。曲成虚忆青蛾敛,调急遥怜玉指寒。
银锁重关听未辟,不如眠去梦中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