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字典螫字的解释
螫

拼音 shì zhē 注音ㄕˋ ㄓㄜ
部首虫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上下
五笔FOTJ 五行- 统一码87AB
笔顺一丨一ノ丨ノ丶ノ一ノ丶丨フ一丨一丶
名称横、竖、横、撇、竖钩【gōu】、撇、点、撇、横、撇、捺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hì(ㄕˋ)

⒈  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动物。

其他字义

zhē(ㄓㄜ)

⒈  义同(一),用于口语。

异体字

  • ?
  • ?
  • ?

汉英互译

sting

造字法

形声:从赦、虫声

English

poison; sting; poisonous insect


※ 螫的意思、基本解释,螫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在线字典查字提供。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shì

〈动〉

(1) 毒虫或毒蛇咬刺 [sting]

自后人有为蜂螫者,挪芋梗傅之则愈。——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(2) 又如:螫手(咬手);螫刺【cì】(扎,刺);螫毒(蜂、蝎等以尾【wěi】针螫刺行毒。比【bǐ】喻毒害);螫噬(毒【dú】虫【chóng】刺人和野兽咬人);螫虫(尾部【bù】有毒针可【kě】刺【cì】人的虫)

(3) 因恼怒而加害 [do harm]

有刑法而死,无螫毒,故奸人服。——《韩非子·用人》

(4) 又如:螫【shì】搏【bó】(螫刺和攫取【qǔ】。毒害人民【mín】);螫【shì】蝎(用毒【dú】刺刺人的【de】蝎子。比喻可怖的事或狠毒的人【rén】)

基本词义

zhē

康熙字典

螫【申集中】【虫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1画

《唐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施隻切,音【yīn】釋【shì】。《說文》蟲行毒也【yě】。《詩·周頌》莫【mò】予荓【pēng】蜂,自求辛螫。《史記·淮【huái】隂侯【hóu】傳》猛虎之猶豫,不如蜂蠆【chài】之致螫。《班固·西都賦》盪亡秦之【zhī】毒螫【shì】。

《周禮【lǐ】·山師註》螫噬【shì】之蟲獸。劉音呼【hū】落切。《史記·田【tián】儋傳》蝮螫手則斬手。《索【suǒ】隱【yǐn】註》螫,音【yīn】臛。

《史記·魏其傳》有如兩宮螫將軍。張晏讀郝,火各切。

《集韻》式夜切【qiē】《唐【táng】韻【yùn】古【gǔ】音》音【yīn】赦。《韓詩》自求辛螫【shì】,作赦【shè】。《廣韻》亦作蠚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螫【卷十三】【虫部】

蟲行毒也。从虫赦聲。施隻切

说文解字注

(螫)蟲【chóng】行毒也。周頌曰【yuē】。自求辛螫。古【gǔ】亦叚奭爲【wèi】之【zhī】。史記有【yǒu】如㒳宮螫將軍、漢書作奭將軍是也。或云䖧音【yīn】知列切。亦作【zuò】蜇。从虫。赦聲。施隻【zhī】切。古音在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