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āo

宵衣


拼音xiāo yī
注音ㄒ一ㄠ 一

宵衣

词语解释

宵衣[ xiāo yī ]

⒈  天不亮就穿衣起身。旧时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。

⒉  黑色的丝服。古代妇女助祭时所穿。宵,通“绡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天【tiān】不【bú】亮就穿衣起身。旧时多用以称颂帝王勤【qín】于政事。参见【jiàn】“宵【xiāo】衣【yī】旰食”。

南朝 陈 徐陵 《陈文皇帝哀册文》:“勤民听政,昃食宵衣。”
唐 许【xǔ】浑 《秋日早朝【cháo】》诗【shī】:“宵衣应待絶更筹【chóu】,环珮鏘【qiāng】鏘月下楼。”
《旧唐书·懿【yì】宗纪》:“况荷【hé】十【shí】七圣之鸿休,绍三【sān】百年之庆【qìng】祚【zuò】,将求理本,敢忘宵衣。”
宋 王禹偁 《献转运使雷谏议【yì】》诗【shī】之二:“父子有【yǒu】才同富国,君王无事免【miǎn】宵【xiāo】衣。”

⒉  黑色的丝服。古代妇女助祭时所穿。宵,通“綃”。

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姆纚笄宵衣在其右。”
郑玄 注:“宵,读【dú】为《诗》‘素衣【yī】朱綃’之綃;《鲁诗》以綃【xiāo】为綺属也;姆【mǔ】,亦【yì】玄衣;以綃为领,因【yīn】以为名,且相别【bié】耳。”
《仪礼·特牲馈食礼》:“主妇纚笄宵衣,立于房中,南面。”
郑【zhèng】玄 注:“宵,綺【qǐ】属也。此【cǐ】衣染之以黑,其繒本名宵……凡【fán】妇人助祭者同服【fú】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宵衣[ xiāo yī ]

⒈  古代妇女在助祭时穿的黑色丝服。

《仪礼·士昏礼》:「姆?笄宵衣在其右。」

⒉  天未明即穿衣起床。

唐·许浑〈秋日早朝〉诗:「宵衣应待绝更筹,环佩锵锵月下楼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宵衣"的意思解释、宵衣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周*来*理宵衣旰食,日理万机,得到人民的爱戴。

2.周*来*理宵衣旰食,日理万机,得到人民的爱戴。

3.朕宵衣旰食,不敢妄自菲薄,今又得此良将,此天佑我大明。

4.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发愤图强、宵衣旰食,卧薪尝胆。

5.先帝宵衣【yī】久,忧勤为万方【fāng】;捐躯酬【chóu】赤子【zǐ】,披发见【jiàn】高皇;风【fēng】雨迷神路,山【shān】河尽国殄;御【yù】袍留血诏,哀痛何能忘?